硕士生导师
学士 / 教授
工会主席、林学系主任
林学、农业硕士点负责人
中国林学会国家公园分会常务理事
中国林学会园林分会委员
中国林学会古树名木分会理事
中国CSIA景观设计师
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
中国休闲与创意农业研究院首席专家
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评审专家
个人信息
出生年月:1963年2月
电子邮件:965911029@qq.com 通讯地址:四川、南充、师大路1号,国家授权正规彩票平台澳门可靠投注平台 637009
教育背景
1978年9月-1982年7月 四川农业大学园艺系,农学学士
工作经历
1982-2001 四川省南充职业技术学院
2002至今 国家授权正规彩票平台澳门可靠投注平台
讲授课程
本科生:《园林树木学》、《园林植物栽培养护》、《生态旅游学》
研究生:《景观生态与生态旅游学》、《园艺概论》
承担的教学与科研课题
农科教“三位一体”的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(全国农业教指委研究课题,主持)
园林植物栽培养护(四川省“应用型示范课程”,主持)。
园林植物栽培养护数字教育资源建设(财政部和农业部数字教育资源与平台项目,主持)。
园林植物栽培养护(农业部普通高等教育“十三五”规划教材立项,主持)。
四川旅游生态补偿机制研究(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应用类项目,主持)
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生态游憩产品设计研究(四川景观与游憩研究中心项目,主持)
南充市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产业化发展研究(南充市社科规划课题,主持)
南充市旅游发展调研报告(四川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项目,主持)
四川野生攀援植物及在园林垂直绿化中的应用研究(四川省科技厅重点项目,主持) 四川丘陵生态脆弱区高效经营模式研究(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项目,主持) 四川瓦屋山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开发研究(四川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项目,主持) 园林植物栽培养护(农业部“十二五”规划教材项目,主持) 师范院校园林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研究(四川省教育厅重点教改项目,主持) 西南山地灌丛碳汇研究(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,主研) 丘陵区生态经济型农林复合模式及水土保持营建技术与示范(国家“十五”重大科技(攻关)项目,主研) 地埂经济植物篱品种选培技术研究(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,主研) 四川南桠河水电站珍稀植物调查及保护措施设计研究(横向合作项目,主研) 四川硗碛水电站珍稀植物调查及保护措施设计研究(横向合作项目,主研)
研究领域
园林植物应用及配置造景,生态旅游规划,生态农业与规划,环境生态与评价。
发表的主要论文
王晓胡,寇涌苹,赵文强,严贤春.贡嘎山森林土壤氨氧化微生物数量在海拔梯度的空间分异特征[J].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,2019,25(02):275-280.
刘洪坤,严贤春.不同耕作方式对果园土壤养分和微生物活性的影响[J].西南农业学报,2019,32(03):499-504.
王海峰,严贤春,等.青钱柳不同种源幼树生长特性及叶片性状差异分析[J].四川林业科技,2018,39(03):1-6.
黄秋霞,严贤春.红雉凤仙花园林应用前景探究[J].全文版(农业科学),2018,(第1期).
Dengfei Li, Xianchun Yan, Yan Yu. The Analysis of Pingyao Ancient Town Street Spaces and View Spots Reachability by Space Syntax[J]. Journal of Data Analysi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, 2016, 4, 177-186
Wei He, Youyou Huang, Xin Dong, Xianchun Yan, Dengfei Li. Study on Landscape Pattern Based on Landsat-8 in the Center of Chengdu City, China [J].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, 2016, 7:1050-1056
Dengfei Li, Youyou Huang, Bo Qiao, Xianchun Yan, Wei He. The Research on Land-Use Change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ffect of Urban Landscape in China [J].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sciences, 2016, 7, 956-961
李登飞,严贤春,等.基于空间句法的阆中古城游览空间可达性分析[J].国家授权正规彩票平台学报(自然科学版),2016,04:456-460.
李磊,严贤春,徐洪文.淮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及其可持续利用研究[J].城市地理,2016,08:209-211.
刁琴琴,严贤春,徐洪文.基于GIS技术的盱眙县林业资源信息化研究[J].环境与发展,2014,03:99-101.
钱佳,严贤春,余燕.悬铃木作为行道树的运用探讨——以西华师大为例[J].中国园艺文摘,2016,02:86-88.
杨马进,严贤春,等.曼地亚红豆杉雌雄株枝条与叶片形态特性研究[J].四川林业科技,2016,01:37-40.
何薇,严贤春,陈举.南充市西河体育公园景观及其评价[J].园林,2016,02:50-53.
兰发正,严贤春等.成都地区引种珍珠荚蒾栽培试验研究[J].四川林业科技,2016,02:87-90.
徐娟,严贤春.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发展实证研究——以瓦屋山森林公园为例[J].安徽农业科学,2014(34).
李琴琴,严贤春.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有效性问题研究[J].城市地理,2015,04:255-256.
冯国杰,严贤春,贾文军.四川阆中古城旅游资源定量评价实证研究[J].生态经济,2013,01:332-335.
冯国杰,严贤春,冯明义,李文路.嘉陵江流域四川段主要旅游景区生态位[J].生态学杂志,2013,09:2407-2411.
严贤春,刘晓琴,陈瑶,胥晓,贾文君.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评价[J].安徽农业科学,2011,20:12375-12378.
王伟,严贤春,王箫,乔波,蒋娟.白杜果肉黄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[J].食品研究与开发,2009,03:173-177.
莫江婷,严贤春,刘晓琴,刘瑛.重庆缙云山野生藤蔓类植物及其园林应用调查研究[J].四川林勘设计,2009,04:27-31+35.
刘晓琴,严贤春,黄尤优.瓦屋山森林公园旅游者人口学特征和行为特征分析[J].四川林勘设计,2009,04:20-26.
李小艳,严贤春.非洲菊切花家庭瓶插液的研究[J].南方农业,2008,01:19-21.
乔波,严贤春.四川山地丘陵生态脆弱区治理恢复模式调查研究[J].生态经济,2008,10:41-44.
乔波,严贤春,王伟,黄尤优,费文华.生态农业+农家乐型旅游扶贫效用评析[J].生态经济,2008,02:137-140.
胥晓,钟劲翔,严贤春.嘉陵江流域3大水系的植被景观异质性差异[J].水土保持学报,2008,01:174-179.
孙澜,苏智先,张素兰,严贤春,权秋梅.嘉陵江流域南充金城山森林群落结构特征分析[J].植物研究,2008,03:364-369.
乔波,严贤春,王伟,黄尤优,费文华.社区参与型生态农业旅游及其扶贫效用研究[J].资源与产业,2008,03:56-59.
孙澜,苏智先,严贤春,张素兰.金城山植物群落优势种群的种间关系[J].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,2008,03:314-318.
刘晓琴,严贤春,黄尤优,莫江婷,刘瑛.盛唐文人园林兴盛的原因初探[J].现代园林,2008,06:50-53.
孙澜,苏智先,张素兰,严贤春,邹利娟.马尾松-川灰木人工混交林种内、种间竞争强度[J].生态学杂志,2008,08:1274-1278.
严贤春,胥晓,苏智先.丘陵区生态农业旅游景观模式及效果分析[J].中国生态农业学报,2006,03:228-231.
严贤春,苏智先,彭正松,胥晓,唐晓平.嘉陵江流域坡耕地“生态农业旅游”垂直景观模式[J].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,2005,03:333-336.
严贤春,苏智先,胥晓,彭正松,唐小平,罗辅燕.丘陵区生态农业旅游的垂直景观生态研究[J].生态学杂志,2005,07:790-794.
胥晓,苏智先,严贤春.坡向对四川冶勒红豆杉种群分布格局的影响——基于斑块信息的分析[J].应用生态学报,2005,06:985-990.
严贤春,苏智先,胥晓.低山丘陵区生态农业旅游景观的效果分析[J].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,2005,03:165-169+174.
严贤春,周材权,胥晓.四川冶勒红豆杉迁地保护调查与设计研究[J].西南农业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2005,04:522-525+529.
严贤春,胥晓,彭正松,苏智先,景望春.四川卧龙攀援植物及在园林中的应用研究[J].西南农业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2004,06:675-680.
严贤春,苏智先.水土保持与生态农业旅游技术研究——以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木老乡生态农业旅游区为例[J].生态学杂志,2003,06:157-161.
教材与专著
《园林植物造景》,第1副主编,普通高等教育“十三五”规划教材,中国农业出版社,2019.01.
《生态旅游补偿机制的理论与实践》,专著,科学出版社,2018.11.
《风景园林树木学》,第1副主编,全国高等农业院校“十二五”规划教材,中国农业出版社,2018.08.
《园林植物栽培养护》,主编,全国高等农业院校“十二五”规划教材,中国农业出版社,2013.09.
《休闲农业》,专著,中国农业出版社,2011.04.
《生态农业旅游》(第二版),专著,中国农业出版社,2008.06. 《生态农业旅游》,专著,中国农业出版社,农村读物出版社,2007.01.
《生态农业旅游》,专著,中国农业出版社,2004.09.
《野果野菜野菌的加工利用》,专著,中国农业出版社,1994.08. 《果蔬名持新优产品加工》,专著,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,1993.10.